"快,跟阿姨/叔叔打个招呼~""你说,阿姨/叔叔好~"带娃出门遇到熟人,你是不是也要求过娃打个招呼?如果不管你怎么引导,娃就是不开口,你会怎么做?
果仁妈有时候会特别苦恼,担心孩子一声不吭是不是不太礼貌,不懂社交。但其实,孩子不主动打招呼,既不是没礼貌,也不是"嘴笨",完全是正常现象!今天的文章,我们就来聊聊:
娃为啥不爱打招呼?
孩子拒绝打招呼的时候,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?
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社交礼仪?
有一次我坐电梯下楼,遇见一位邻居正带着孙子出去玩,邻居热情地让孩子叫人,孩子刚开始不回应,在被反复要求后,孩子突然恶狠狠地对我说了句"阿姨好"。
那一瞬间真的让我记忆犹新,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打招呼变得如此尴尬?
1
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和别人打招呼?
孩子无法理解"打招呼"背后复杂的社交含义
如果说大人的打招呼目的,是让别人觉得自己友善,那对于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孩子就无法有这样的思考了。
儿童心理学家让·皮亚杰曾经做过十分著名的三山实验(The "Point of View"Task),提出幼儿在思维方面存在着"自我中心"(egocentric)的特点。[1]
他准备了三座颜色和顶部都不同的山。一座山上有红色的十字架,一座山上有一间小房子,第三座山有积雪。处于2-7岁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是自我中心的,他们不能说出从布娃娃那个角度看到的离布娃娃最近的那座山,而是认为离自己最近的山,就是离布娃娃最近的山。[2]
幼儿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,而不能从客观的、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。因此,低年龄段的孩子对于"打招呼"这件事情,是无法像我们成人一样考虑到友好、不让熟悉的人尴尬等复杂的想法的。
对于他们来说,要不要"打招呼"只是从自我出发考虑,也就是这事情对我来说有没意义。孩子会想:既然对我没有意义,那么我为什么要打招呼呢?
2
大人的越催促
孩子越不愿意打招呼
成人会要求孩子打招呼,本身是基于希望孩子学会礼貌的"动机",而这一动机如果被不断的加强(例如反复提及、催促),就会变成孩子"打招呼"或礼貌行为的阻力。
心理学家耶克斯(R.M Yerkes)与多德森(J.D Dodson)曾提出:任何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,动机和效率之间是一个倒U形的曲线关系,动机过分强烈,会对行为产生阻碍作用,致使工作效率下降。[3]
因为成人的反复提及和催促会致使孩子产生焦虑感,从而孩子对打招呼这件事情会从"为什么要跟他打招呼"变成"都是这个人害我被骂"。
在这种厌恶的情绪下,原本简单的社交方式变成了一种情绪对抗,这种不良的体验促使孩子自然地去讨厌打招呼这件事情。
3
打招呼的常见误区
误区一:小孩得先打招呼
——不,了解长辈比先打招呼更重要
相信很多成人小时候都被叮嘱过,见到大人记得先打招呼,但是,大人先跟孩子打招呼会怎样呢?
仔细想想,好像也没什么特别不好的。
其实,打招呼的本意是传递善意,建立链接,但如果这种善意被施加了束缚,自然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。
像上面所说,低年龄段的孩子,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思考问题,所以如果你告诉他"因为要尊敬长辈,所以得先打招呼",那孩子基本理解不了这个事情,在他的内心会充斥着疑问。
与其让理解不了的孩子先打招呼,不如让他先了解要打招呼的人。
这点也可以从很多孩子和长辈的相处中看出,慈祥温柔的长辈通常你不告诉孩子要尊敬,孩子他都会主动去打招呼和熟络。
但是经常在孩子面前嘲讽或乱开玩笑(例如笑孩子胖,说父母太娇惯孩子)的长辈,一般也是很难让孩子主动去打招呼。
因此对于孩子来说,重要的不应该是谁先打招呼,而是这个人对于孩子的意义,为什么孩子要尊敬他。
只有让孩子真真切切的了解这个人,打招呼才不会沦为一种推让。
误区二:不打招呼就是没礼貌
——不,孩子只是没走出他的安全圈
见到人不说话,或者见到家里来人就跑开,这种情况一般都会被家长补一句"没礼貌"。
可跑开的孩子自己没去玩,只是偷偷墙角观望;不说话的孩子虽然低着头但耳朵却一直是在听着大人说话。
他们并没想过"要没礼貌",只不过他们安全圈比较小,在不确定这段社交旅程是否安全之前,孩子不想随意地踏出。
因此很多孩子明明想靠近却会扭扭捏捏,想要跟做客的大人玩,却只会直直地把玩具放他身上。
孩子不知道怎么开始,所以他只愿意在他的安全圈一点点的尝试,这种尝试也伴随着警惕,如果有阻力那就缩回去,没有危险孩子才会敞开心去链接。
误区三:"打招呼"就是帮孩子学习社交礼仪
——不,机械化点名养成不了社交礼仪
"爷爷好、奶奶好、外公好、外婆好、伯父好、伯母好、叔叔好、婶婶好、舅舅好、舅母好、姨妈好、姑姑好、姑父好、堂兄好、堂姐好、表哥好、表姐好。"
念完这么一大串,是不是感觉像念了一长段绕口令,如果孩子在见到亲戚时来上这么一大段,估计是谁也欢喜不起来吧。
相信很多父母最初让孩子打招呼,其实目的也就是想孩子学会基本的社交礼仪,但社交礼仪的基础是尊重,如果孩子自己都不被尊重,那他怎么去学会尊重别人。
成人能强迫打招呼,孩子就能应付。孩子既可以像点名一般,念出一长串称谓来打招呼,也可以选择在亲友还没靠近时就躲开。
所以,培养孩子的社交礼仪,需要先尊重孩子内心的感受,只有理解了孩子,才能让孩子去理解他人,尊重他人。
4
如何让孩子学会社交礼仪
"一看、二说、三表现"
帮助孩子进入社交氛围
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(A。 Thomas)曾说: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从出生下来的那一天起,就带着他独特的天生气质,展现出属于他自己的表达方式,与身边的每一个人互动。
因此,每个孩子在进入社交场景时,他们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。作为成人,我们可以采用"一看、二说、三表现"帮助孩子融入社交氛围。
"一看":就是观察孩子的表情动作。
很多慢热的孩子,在刚进入到社交场景中时经常会紧张、躲闪、低头不语,这时候,我们就应该仔细观察孩子的表情和动作,看看孩子是因为什么而紧张。
跨境电商:https://www.ikjzd.com/
气候友好承诺(Climate Pledge Friendly):https://www.ikjzd.com/w/3047
eToro:https://m.ikjzd.com/w/1402
Submarino:https://www.ikjzd.com/w/3229
"快,跟阿姨/叔叔打个招呼~""你说,阿姨/叔叔好~"带娃出门遇到熟人,你是不是也要求过娃打个招呼?如果不管你怎么引导,娃就是不开口,你会怎么做? 果仁妈有时候会特别苦恼,担心孩子一声不吭是不是不太礼貌,不懂社交。但其实,孩子不主动打招呼,既不是没礼貌,也不是"嘴笨",完全是正常现象!今天的文章,我们就来聊聊: 娃为啥不爱打招呼? 孩子拒绝打招呼的时候,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? 如何正确培养孩
Easync:https://www.ikjzd.com/w/645
PayBright:https://www.ikjzd.com/w/3054
美新物流:https://www.ikjzd.com/w/3257
华米科技:https://m.ikjzd.com/w/3241
200万补贴政策出台,独立站选品+测品快速掌握!:https://www.ikjzd.com/articles/147889
如何能成为TikTok热门视频,记住这13条建议!:https://www.ikjzd.com/articles/147900
中国卖家被封帐户引起的思考!:https://www.ikjzd.com/articles/147919
高效海外 KOL 红人营销,精准流量你要不要?:https://www.ikjzd.com/articles/147917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
注意: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。